close

氟氯碳化合物的循環,在2006年已經被科學家認定是破壞臭氧的重要過程,但是到了2007年,美國知名的噴射推進實驗室發表的數據,卻又推翻了先前科學界的論點,使得大家開始懷疑,究竟氟氯碳化合物是不是破壞臭氧的元凶?而這個爭議,當全球科學界都在急著尋找答案時,台灣中研院的研究團隊,成功解開了這個學術界爭議已久的問題。

中研院原分所副研究員林志民:「我們合成過氧化氯,是在這個石英玻璃的管子裡面,我們在這個玻璃管,把氯氣和過氧化氯放進去,把過氧化氯合成出來,會用比較低的溫度,把它在管壁上抓住,然後再慢慢把它揮發到氣態,變成分子,它會從這一個方向射到對面去,然後從雷射光,比如說從這台雷射出來以後,會用光學鏡片把它聚焦,從這個窗口進去。」

包在儀器裡看不到的東西,在電腦上變成了一道道的波紋,清楚可見的凹陷處,就是被雷射燒掉的分子,這個在分子術裡很常見的技術,卻被中研院的林志民博士,運用來量測分子的速度,結果這個創意的想法,讓他得到了臭氧被破壞的重要數據。

中研院原分所副研究員林志民:「最重要的就是,它解決了純度的問題,它根本不需要純的樣品,就可以得到跟純的樣品一樣的結果。」

過去全球科學界都是用光線來量測,過氧化氯吸收陽光的截面積,但是再怎麼樣,大氣的化學變化也無法在實驗室測得精準,所以知名的噴射推進實驗室,才會發表出破壞臭氧的氯原子速率不夠快的數據,但明明臭氧洞就是這麼大,這個數據根本無法解釋臭氧洞的形成。

中研院原分所副研究員林志民:「不知道光線是被哪一個分子吸收掉,因為它放在樣品槽裡面的東西,沒有辦法只有一種分子,它裡面有過氧化氯,也會分解成氯氣,也會包含它用來合成過氧化氯的一些起始物。」

中研院團隊改以分子為偵測對象,結果精確算出,過氧化氯分子吸收的截面積,證實了過氧化氯就是破壞臭氧的元兇,而且破壞的速度還相當得快!

中研院原分所副研究員林志民:「沒有白做了蒙特羅公約,因為蒙特羅公約本來就是朝這個方向進行,就是把氟氯碳化合物及氟氯溴化合物的排放,給它做一個嚴格的限制,因為這個在商業上、工業上,是非常重大的利益,人類要限制自己的利益,得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行。」

這個重大成果,推翻了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研究,讓美國學者不得不承認,自己的數據出錯了。

中研院原分所副研究員林志民:「我想他也沒有辦法不同意我們的數據。」

原本從事基礎研究的林教授,帶著五人研究團隊平息了學術界爭議已久的問題,也讓自己從獨樂樂的分子研究,和民眾的生活有了更緊密相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987302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